1、姓名:舒帮荣
2、职称:教授,硕士生导师
3、研究方向与兴趣:国土空间规划、土地利用变化模拟、土地经济与管理、土地大数据挖掘与利用等。
4、所授课程:
本科生:《土地利用规划学》、《土地信息系统》、《土地经济学》、《土地法学》、《房地产金融》、《区域经济学》、《城市规划原理》、《城镇规划》
硕士生:《土地信息技术与应用》、《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技术》、《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》
5、个人简介:
(1)学习经历:
2005年9月—2010年6月: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,硕士提前攻读博士学位,获管理学博士学位;
2001年9月—2005年7月:西南农业大学(现西南大学)经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,本科,获管理学学士。
(2)工作经历:
2019年6月—今:江苏师范大学7790必发集团app土地资源管理系,教授;
2015年3月—2016年2月: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土地利用规划组,访问学者;
2013年8月—2019年6月: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;
2011年12月—2013年7月: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,讲师;
2010年7月—2011年12月: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系,讲师。
(3)学术兼职
中国土地学会青年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国土经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;为Habitat International、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、Land Use Policy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、PLOS One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等国内外核心期刊的匿名审稿人。
6、教学及科研成果:
(1)主持或参与项目:
[1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多功能视角下城乡交错带国土空间演化梯度分异与模拟研究,主持人,在研,2025-2028;
[2]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“特色镇村建设与土地管理研究基地”2019年度研究课题:乡村经济重构与三产融合发展,主持人,已结题,2019-2020;
[3] 2014年常州市武进区土地学会委托项目,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:主体意愿、收益分享及其效应研究,主持人,已结题,2015-2016;
[4] 徐州市贾汪区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与完善(2015-2020),项目参与人,2016.11-2017.08;
[5]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: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研究——以江苏省苏南地区为例,主持人,已结题,2015-2016;
[6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城镇用地合理扩张:动力机制及情景模拟,主持人,已结题,2012-2014;
[7] 2012年度校科研基金项目:城镇土地合理扩张:动力机制与效率评价,主持人,已结题,2013-2014;
[8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集成学习支持的复杂地貌类型区土壤厚度自适应曲面建模——以青海湖流域典型地区为例,参与人,在研,2017-2019;
[9] 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不确定条件下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——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,参与人,已结题,2015-2017;
[10]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区域土地资源不确定优化配置方法研究,参与人,已结题,2014-2017;
[11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基于生态地租的生态环境补偿研究,参与人,已结题;
[12]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: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模式研究,参与人,已结题;
[13] 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:苏州市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,主要完成人,已结题;
[14] 苏州市软科学研究项目: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苏州农村土地利用研究,主要完成人,已结题。
(2)公开发表论文论著:
[1] Bangrong Shu, Yi Qu. Impact Mechanism of the Three Pilot Reforms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on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ransition: A Regime Shifts Perspective [J]. Land, 2022,11(12): 2215.
[2] Bangrong Shu, Shouhong Zhu, Yi Qu, Honghui Zhang, Xin Li, Gerrit J. Carsjens. Modelling multi-regional urban growth with multilevel logistic cellular automata [J]. Computers,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, 2020, 80: 101457.
[3] 舒帮荣,镇风华,李永乐,张梦琳,陈利洪.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农户满意度分析——来自苏州及常州的实证[J].中国国土资源经济,2019,(1):71-78.
[4] 舒帮荣,李永乐,陈利洪,张梦琳,镇风华.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再审视:基于产权让渡与市场化的视角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8,32(7):22-28.
[5] 舒帮荣,李鑫.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初探[J].科技创新导报,2018,(33): 144-145.
[6] 舒帮荣,朱寿红,李永乐,陈利洪,镇风华.发达地区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多水平影响因素研究——来自苏州与常州的实证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8,27(6):1198-1206.
[7] 舒帮荣,陈利洪,李永乐,朱寿红.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合理性影响因素研究——基于村级背景和农户认知的多层次分析[J].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,2018,(2):35-41.
[8] Bangrong Shu, Martha M. Bakker, Honghui Zhang, Yongle Li, Wei Qin and Gerrit J. Carsjens. Modeling urban expansion by using variable weights logistic cellular automata: a case study of Nanjing, China [J]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, 2017, 31(7): 1314–1333.
[9] Bangrong Shu, Honghui Zhang, Yongle Li, Yi Qu, Lihong Chen.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land spatial expansion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: a case study of port towns in Taicang City, China [J]. Habitat International, 2014, 43: 181-190.
[10] 舒帮荣,曲艺,李永乐,雍新琴,梅艳.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——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[J].水土保持研究,2014, 21(2): 127-132.
[11] 舒帮荣,李永乐,曲艺,梅艳,雍新琴. 经济发达地区镇域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力空间差异研究——以太仓市陆渡镇和浏河镇为例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4,23(6):759-766.
[12] 舒帮荣,李永乐,曲艺,雍新琴,李鑫.不同职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驱动力研究——基于中国13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考察[J].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14(2):86-92.
[13] 舒帮荣,朱建军,李永乐,曲艺,雍新琴.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动力研究—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考察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3,27(11): 65-71.
[14] 舒帮荣,李永乐,曲艺,梅艳,雍新琴.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城镇用地扩张特征及其动力——以太仓市为例[J].经济地理,2013,33(7):155-162.
[15] 舒帮荣,刘友兆,张鸿辉,张庆利.集成变权与约束性模糊CA的城镇用地扩张情景模拟[J].武汉大学学报(信息科学版),2013,38(4):498-503.
[16] 舒帮荣,刘友兆,李永乐,李彦.太仓市区城镇用地扩展合理规模计量研究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3,27(1):48-54.
[17] 舒帮荣.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[J].经济研究导刊,2012,(27): 300-302.
[18] 舒帮荣,黄琪,刘友兆,李彦,严长清.基于变权的城镇用地扩展生态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——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12,27(3):402-412.
[19] 舒帮荣,刘友兆,李彦,李永乐.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合理性研究——以江苏太仓市区为例[J].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,11(4):88-94.
[20] 舒帮荣,刘友兆,徐进亮, 何蓓蓓,吴冠岑.基于BP-ANN的生态安全预警研究——以苏州市为例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0,19(9):1080-1085.
[21] 舒帮荣,刘友兆,王家富, 谭富贵.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低效利用问题初探——以淮安市为例[J].开发研究, 2009,(2):80-83.
[22] 舒帮荣,刘友兆,陆效平,沈春竹,何守春.能值分析理论在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——以南京市为例[J].自然资源学报,2008,23(5):876-885.
[23] 舒帮荣,徐梦洁.土地市场寻租行为分析及其对策研究[J].云南社会科学,2007,(2): 71-73.
[24] 舒帮荣,徐梦洁,黄向球,等.江苏省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[J].农业现代化研究,2007,28(6): 743-745.
[25] Pengjin Huang, Yi Qu, Bangrong Shu*, Tong Huang.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use morphology and carbon emissions: Evidence from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, China[J]. Ecological Informatics, 2024, 81: 102614
[26] 徐洁,朱慧,舒帮荣*.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三产融合空间格局及重构——以徐州市为例[J].农业工程,2021,11(2):141-148.
[27] 蔡成瑞,舒帮荣*,朱慧,袁秀,雍新琴. 顾及区域异质性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研究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20,34(11):38-47.
[28] 朱慧, 舒帮荣*,蔡成瑞,袁秀.顾及空间非平稳性驱动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[J]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20,36(5):46-55.
[29] 袁秀,舒帮荣*,李永乐,蔡成瑞,陈利洪,朱寿红.经济发展、土地城市化与土地财政—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[J].广东土地科学,2019,18(1):38-47.
[30] 姚青,舒帮荣*,雍新琴.中国大陆省际城市用地扩张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[J].中国国土资源经济,2019,(5):83-89..
[31] 陈利洪,舒帮荣*,李鑫.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牧业废弃物资源量评价[J].干旱区资源与环境,2018,(11):9-14.
[32] Yongle Li, Bangrong Shu*, Xiaoping Shi, Yu Zhu. Variation of Land-Expropriated Farmers’ Willingness: A Perspective of Employment and Inhabitance [J]. Sustainability, 2017, 9, 1083:1-18.
[33] 朱寿红,舒帮荣*,马晓冬,梁迅,姚青.基于“反规划”理念及FLUS 模型的城镇用地增长边界划定研究——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[J]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17,(5): 80-86.
[34] 朱寿红,王胜利,舒帮荣*.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[J].城市勘测,2017,(4): 82-92.
[35] 镇风华,舒帮荣*,李永乐,李效顺,杨小艳.基于土地承载视角的城镇化协调性时空分异研究—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[J].现代城市研究,2016,(12):77-83.
[36] 镇风华,舒帮荣*,李永乐,陈利洪.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时段经济增长与土地违法关系再审视—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[J].华中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(5):116-124.
[37] 朱建军,舒帮荣*.农地经营权配置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[J].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,12(2):77-82,109.
[38] 黄佟,曲艺,舒帮荣,黄鹏锦. 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——以黄淮海地区为例[J]. 农业现代化研究,2023 ,44 (06):1070-1081.
[39] 沈艺,舒帮荣,曲艺. 江苏省沿海地区城乡建设用地隐性转型及突变点检测研究[J].住宅与房地产,2023,(27): 81-85.
[40] 肖卫东,渠立权,舒帮荣,朱虎啸. 基于MSPA和InVEST模型的淮河源生态网络构建[J].国土资源科技管理,2023,40(2):84-96.
[41] 韩逸采,陈利洪,舒帮荣.乡村振兴下资源型农村绿色转型——以徐州市马庄村为例[J].农业工程,2020,10(3):116-119.
[42] 蔡成瑞,舒帮荣,雍新琴,朱慧,袁秀.基于生态适宜性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区域生态红线划定研究[J].江苏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0, 38(1): 1-6.
[43] 姚青,舒帮荣,雍新琴.淮海经济区城市用地全要素生产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9,28(8):1823-1832.
[44] 朱寿红,孙玉杰,舒帮荣,王胜利,梁迅. 规划政策影响下区域生态用地演变模拟研究——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[J]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,2019,35(4): 83-90.
[45] 陈利洪,舒帮荣,李鑫.华东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估算及其综合利用评价[J].江苏农业科学,2018,46(13):251-255.
[46] 陈利洪,舒帮荣,李鑫.基于排泄系数区域差异的中国畜禽粪便沼气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评价[J].中国沼气,2019,37(2):7-11.
[47] 姚青,雍新琴,舒帮荣.经济增长与住房价格互动关系异质性研究——基于不同区域及城市分异的双重视角[J].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,2018,(1):62-66.
[48] 张梦琳,舒帮荣.农民分化、福利认同与宅基地流转意愿[J].经济体制改革,2017,(3):95-100.
[49] 李永乐,舒帮荣,石晓平.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: 分割效应、融合关键与统一路径[J].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,17(3):103-159.
[50] Lihong Chen, Rong-Gang Cong, Bangrong Shu, Zhi-Fu Mi. A sustainable biogas model in China: The case study of Beijing Deqingyuan biogas project [J].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, 2017,78: 773–779.
[51] Zhang, H., Zeng, Y., Jin, X., Shu, B., Zhou, Y., & Yang, X Simulating multi-objective land use optimization allocation using Multi-agent system—A case study in Changsha, China. Ecological Modelling, 2016, 320: 334-347.
[52] Honghui Zhang, Xiaobin Jin, Liping Wang, Yinkang Zhou, Bangrong Shu. Multi-agent based modeling of spatiotemporal dynamical urban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: simulating future scenarios of Lianyungang city, China[J]. Stoch Environ Res Risk Assess, 2015,29(1):63-78.
[53] 李永乐,刘建生,吴群,舒帮荣.不同类型房价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——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4,28(4):26-32.
[54] 李永乐,舒帮荣,吴群.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:时空特征、地区差距与影响因素[J].经济地理,2014,34(1):133-139.
[55] 李永乐,舒帮荣,吴群.房地产价格与土地城镇化:传导机制与实证研究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3,27(11):52-58.
[56] Yi Qu, Feng Wu, Haiming Yan, Bangrong Shu, Xiangzheng Deng. Possible Influenc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Reclamation on Surface Climate in India: A WRF Model Based Simulation [J]. Advances in Meteorology, Volume 2013 (2013), Article ID 312716, 9 pages.
[57] 雍新琴,舒帮荣,陈龙高,渠立权,梅艳. 耕地保护县域补偿机制研究[J]. 资源科学, 2013,35(9):1863-1870.
[58] 梅艳,雍新琴,舒帮荣,刘友兆,梁流涛. 基于信息熵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——以江苏省为例[J]. 江苏农业科学, 2013,41(10):297-301.
[59] 李永乐,吴群,舒帮荣.城市化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关研究[J]. 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3,23(4):104-110.
[60] 曲艺,舒帮荣,欧名豪,王万茂. 基于生态用地约束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优化[J].中国人口·资源与环境,2013,23(1):155-161.
[61] 雍新琴,梅艳,舒帮荣,李春梅.江苏省耕地保护县(市)财政补偿实证研究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2,26(10):15-22,33.
[62] 刘庆,陈利根,舒帮荣, 胡雁娟.长株潭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[J].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,2010,19(10):1192-1197.
[63] 徐进亮,吴群,舒帮荣.不动产承租人权益价值损失评估[J].中国土地科学,2010,24(9):70-75.
[64] 刘法威,舒帮荣,龙开胜.耕地保护与城乡消费的宏观动态计量分析[J].资源科学,2009,31(8): 1386-1391.
(3)获奖情况:
[1] 2018年:2018年中国土地学会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(3/4);
[2] 2018年:2016-2018学年度优秀“双带型”教师党支部书记;
[3] 2018年: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论文奖(2014-2015年),排名:2/3;
[4] 2017年: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最受毕业生喜爱的教师;
[5] 2016年:江苏师范大学2014-2016学年度优秀共产党员;
[6] 2015年:2014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科技论文奖(F5000);
[7] 2014年: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;
[8] 2012年:2012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;
[9] 2009年:2008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二等奖(4/4)。